2015年12月4日(星期五),“部校共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系列讲座——“央视名嘴进校园”系列活动迎来第三场报告会,继邀请康辉、白岩松莅临讲座之后,我校又迎来了与《焦点访谈》等栏目相携走过二十余年光阴的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敬一丹老师。下午14时30分,敬一丹老师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学院楼报告厅为我校文学院、蒙古学学院、传媒学院逾千名学生作了题目为“我遇见你”的讲座。
今年四月过了六十岁生日的敬一丹老师身姿挺拔地站在讲台上,花甲之龄的她丝毫不显老态。声音温和、观点有力,敬一丹老师一出场即为在场观众展现了她作为央视知名主持人的姿态美。
讲座中,敬一丹老师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她对“职业生涯”的感悟。她提出三个关键词——有用、有限、有为。 谈起“有用”一词,敬一丹老师谈起她职业生涯的最后二十年一直陪伴的《焦点访谈》栏目,并以她在1994年开播的央视著名栏目《焦点访谈》中任职的经历来谈媒介的舆论监督职能。她认为,个人在规划职业生涯的时候,应当首先考虑对社会、对民众“有用”。
谈起第二个关键词——“有限”。敬一丹老师说:“要有理想,却不能太理想化”。她认为,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会看到环境的有限和自身的有限。她谈起刚刚加入《焦点访谈》栏目时,新闻理想因所处的困境而产生动摇的经历。当时屡遭挫败的敬一丹甚至考虑过自己是否适合主持《焦点访谈》栏目。面对“我喜欢,但不一定适合”的问题,敬一丹表示,成年人应该学会自我调节,保持积极的心态,为了“适合”自己所喜欢的职业而做出努力。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应当认识环境、适应环境、改善环境,同时也要认识到环境和自身的有限。
“有为”是敬一丹老师在讲座中谈起的第三个关键词。她首先向现场观众提出三个问题——当她提出“看过焦点访谈吗”,全场观众都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但是面对“还看焦点访谈吗”,现场举手的观众寥寥无几;接下来的“每天玩微博微信吗”这个问题,可预见现场大部分观众都举了手。她以此谈起新媒体给电视行业带来的强烈冲击和影响。她说职业规划应当有所作为,而要有所作为,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很重要,而赶上行业的“上升期”却很幸运。
在与主持人对谈的环节中,敬一丹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表达了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的幸运。她说,在当时的媒体环境中自己能够“遇到话筒”也是一种幸运。而谈起由于她将退休而使“退休”成为时下热词的话题,她坦言退休后的生活比退休前还要忙碌,但是却能“更多地与大家面对面”。这是她退休后与退休前,生活发生的最大的变化。当主持人提出如何看待当下青年人的话题时,敬一丹的“首先不要管他们叫孩子”的回答引得掌声雷动。
今年五月,敬一丹出版新书《我遇到你》,并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她表示愿与所有人从微信平台上交流有关她新书的看法与见解。并且鼓励现在的新闻传媒学子主动去相关单位进行实习。
在互动提问环节时,敬一丹老师真诚而认真地回答了现场同学的提问。结束提问环节后,“部校共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系列讲座,“央视名嘴进校园”系列活动第三场报告会——敬一丹“我遇到你”主题讲座在鲜花与现场观众的掌声中结束。
报告会结束后,敬一丹老师在现场进行了新书——《我遇到你》的签售活动,反响热烈。
文字编辑:陈佳男
图片:王旭、柳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