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引导页>>新闻动态>>正文
阅读新闻

青·热议|内师青年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重要回信精神

[日期:2025-05-14]

5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5月2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勉励广大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回信,在内师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倍感振奋。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和重要文章让我深感振奋,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身的责任。我们青年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作为一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我对乡村振兴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参与农村调研和支农活动时,我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潜力和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未来,我希望能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乡村振兴中,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熠熠生辉。

——地理科学学院

2022地理信息科学一班

本科生 卜嘉欢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与《求是》文章,我深切领悟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辩证思维与系统思维的深邃智慧,这正是剖析民族学领域文化传承难题的精准密钥。研究民族地区发展,需以系统思维统筹地理、文化要素,探寻发展良径。作为研究生会干事,社会服务让我深知青春价值。我曾投身西部民族地区文化调研与产业帮扶志愿服务,见证当地发展。未来,我将扎根西部,以专业知识赋能特色产业升级,让青春之花绽放在乡村振兴的祖国热土,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民族学人类学学院

2024中华民族学

硕士研究生 阮竞仪



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给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回信以及《求是》杂志上的重要文章,我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在肩。作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一名大学生,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从六个必须坚持出发,深刻领会其内涵,并运用到实际行动中。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美术专业的独特价值。下乡写生时,我与同学运用专业知识绘制文化墙,将乡村民俗故事与传统技艺生动呈现,既美化了乡村环境,又增强了村民文化自信。未来,我愿以画笔勾勒乡村发展蓝图,用美术赋能乡村产业,将青春奉献给乡村振兴事业,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贡献力量。

——美术学院

2024级美术学油画一班

本科郑昕媛


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与《求是》重要文章,我对自己的职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始终突出服务同学的工作生命线,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作为体育学院的一名学生,我积极组织同学们开展各类活动,努力践行五育并举理念。通过举办各种运动会、体育竞赛等,培养了同学们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我始终将服务同学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组织同学们开展团日活动,带领班里同学学习新思想,引导大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期收集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的意见与建议,反馈给学院老师和相关部门,推动问题更好的解决,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服务同学的意义。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把服务同学的工作做细做实,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让青春在为同学服务、为国家发展中绽放光彩,奋力书写青春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体育学院

2023级体育教育汉二班

本科生 王荣国



逸志拓荒新时代,砥砺奋斗新青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回信和《求是》文章后,我深深感到青年人的使命与脚下的土地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鼓励青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这让我想起一位参与西部支教的学姐分享的故事:她在贵州山区教孩子们读古诗时,发现方言中保留着许多古汉语的韵律。她用专业知识整理这些方言故事,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母语的美,也让文化记忆在乡土中延续。这让我明白,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的扎根。作为一名文学院的学生,我们应该用文字记录乡村故事,用教育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正如支教志愿者们在边疆用知识架起民族团结的桥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不是空谈大道理,而是像一盏灯照亮脚下的路。去年我参与学院组织的暑期实践,去乡村小学教语文课。一个叫萨日娜的女孩总把祖国写成祖囯,我带着她一遍遍练习,当她终于写出工整的字时,眼神里的光让我懂得,文化的传承就藏在每一个汉字里。这让我更坚定要把学问做在泥土上,用专业所长守护乡土文脉。作为学生会骨干,我曾认为服务同学就是组织活动、传达通知。但在真正去到乡村社会实践后,我看到志愿者们用耐心陪伴留守儿童成长,我意识到真正的服务是倾听与行动。今年,我和同学发起方言故事集项目,走访乡村老人,用录音和文字留存濒危方言。当一位奶奶用颤巍巍的方言唱起童谣时,我感受到语言中流淌的不仅是声音,更是一个族群的血脉。这让我明白,服务不仅是付出,更是双向的滋养——我们在服务中触摸真实的乡土中国,也在泥土里找到青春的价值!

——文学

2023级汉语国际教育班

本科生 王馨




下一条: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