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引导页>>团代会专题>>系列报道>>正文
阅读新闻

系列报道三: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工作扎实有效,青年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

[日期:2016-11-26]

      内蒙古师范大学共青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积极探索思想引领工作新思路、新途径、新做法,不断完善科学育人机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紧跟时代步伐,主题教育特色化 

      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校各级团组织每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月”系列活动,举办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系列讲座40余场、“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校园自强之星系列宣讲报告会10余场、“与信仰对话”“与人生对话”“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历史照进现实、梦想引领未来”“学习身边自强之星,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等为主题的校园明辨会2000余场次、团日活动近3000场次。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院层面全面开展“四进四信”“北疆青年学习进行时”等学“习”活动,各学院团总支书记带头讲团课每年近百次,全校近700个团支部每月开展1至2次相关主题团日活动,平均每年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近5000场;将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活动作为优秀社团的评比条件,引导全校100余个学生社团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新媒体中心建立网上学习交流专栏,打造原文学习、资料查询、心得分享的交流共享平台,实现了学习宣传讲话精神的日常化、长期化。每年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两会、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红军长征胜利、抗战胜利、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节庆日为契机,组织开展“红歌会”、专场音乐会、合唱比赛、接力赛、两校区火炬传递、户外“三走”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表彰大会、团日活动等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1000余场次。 

      二、选树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榜样化

      通过“五·四”系列表彰、“十佳大学生”评选、“真人图书社”“寻访校园自强之星”等活动的开展,每年选拔一批在爱国奉献、自强励志、勤勉励学、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感恩诚信、公益爱心等方面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全校团员青年做出表率的优秀个人和集体,充分发挥选树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传递鲜明的价值导向,影响带动更多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广大青年统一思想、明确使命、凝心聚力,为在共同努力推动学校实现新发展的进程中建功成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先后举办名人名家进校园、央视主播进校园、传统文化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近100场,先后近60000人次与社会各界精英面对面,围绕理想信念、价值观养成、人生规划、陶冶情操等方面开展交流讨论,在提升青年学生对主题教育活动满意度的同时,不断拓宽思想引领工作渠道,为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营造向上向善的良好校园氛围搭建了广阔平台。学校团委2006年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2012年和2014年获两次“全区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2007年获首届“我与祖国共奋进——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优秀组织奖、2010年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2008年至2012年先后四次获全区共青团工作实绩突出单位、2009年获全区共青团重点工作示范奖、2014年学校团委被团中央确定为基层团组织创建试点单位。

      三、主动适应形势,网络教育矩阵化

      学校各级团学组织主动适应新形势,高度重视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引领工作,广大团干部牢牢把握线上思想引领工作的核心目标,按照“找准学生活跃的网络空间、运用学生常用的网络工具、发挥团学组织的整体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点工作”的基本思路,全面推进以团委青年新媒体中心为核心,由全面实施“红网工程”建设逐步升级为重点打造以团委网站和微博、微信、微视频为重要载体的“三微一站”网络阵地建设。以不断壮大网络文明志愿者和网络宣传员队伍为主要途径,着力打造“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反映青年呼声、回应青年诉求、维护青年权益、服务青年成长,舆情收集分析研判、引导社会观察、开展主题教育、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等工作效果显著。2015年6月,校团委成立了青年新媒体中心,截至2016年11月,内师青春汇微信平台共发布推送1105篇,微博发布推送4678条,开发网络文化产品302个,制作微信广播新闻节目45期,发布新闻报道30000余条。两微粉丝近60000人,累计浏览量625700次,转发点赞量246316次,其中单篇推送浏览量最高达64247次,单个微视频浏览量近39000次。全校共建立各类团属工作微信群近1500个,构建了团委、团总支、团支部、各级学生会、学生社团五级联动的网格化信息网络。共青团工作快速实现了线上、线下“两线作战、联动并进”的整体转型,各级团组织进一步活跃,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四、工学紧密结合,理论研究实践化

      以打造学习型和服务型团干部队伍为目标,不断加强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指导思想引领工作实践。由团委牵头,自2009年联合科技处设立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课题项目以来,共审批立项课题80项,结题60项,立项经费12万元。组织全校团干部积极申报全区“开展‘面对面’活动主题调研和成果评选活动”“与信仰对话——理论研究和传播专项课题计划”“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和优秀研究成果”“内蒙古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等课题立项申报工作,共立项并结题百余项。团干部每年发表论文20余篇,获自治区、国家级荣誉多项。逐步形成了以共青团工作的实践探索带动理论研究,以理论成果指导共青团工作实践创新,为推动学校共青团工作稳步深化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校团委将进一步拓宽思路,科学规划,锐意进取,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全面提升对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引领工作,为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和全校团员青年的全面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上一条:系列报道四: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团员青年文化艺术修养不断提升
下一条:系列报道二: 以青年新媒体中心为依托网络教育矩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