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院成立半年多以来,学院团总支在校团委的关怀下和学院党政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
竖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党建带团建,以高校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为抓手,努力推进学院共青团工作不断前进。
一、建设全覆盖、无死角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不断加强学院分党校建设,发挥学院分党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学院分党校是学习、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1.学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学生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发挥学院分党校主阵地的作用,加强预备党员、重点培养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院在党校教学中严格考核制度,对学习心得、课堂笔记、作业定期抽查,同时规范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内容,避免党校学习流于形式。
(二)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对大学生骨干的培养。
1.培养对象要涵盖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等大学生骨干。
2.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通过规范培养时限、科学安排内容等途径健全培养机制。
3.建立重点培养对象信息库,切实加强跟踪培养,为他们的成才发展提供切实帮助。
(三)以“四进四信”活动为核心,通过丰富入学教育、新生团员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主题的形式,发挥团支部、团小组毛细血管作用,完善主题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等大学生日常教育机制。
1.坚持以“四进四信”为核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使大学生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进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
2.发挥团支部、团小组毛细血管作用,将教育活动渗透到学生宿舍,同时要做到活动前有计划、活动中有监督、活动后有总结,强化活动效果。
二、发挥党员、学生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
(一)严格统一选拔标准。
1.在党员发展问题上,学院严格按照发展党员的程序,不能遗漏、疏忽。同时把民意测验作为考核发展学生党员的一个重要环节。
2.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上,坚持公平、公正、选贤任能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把品学兼优、责任心强、组织管理能力过硬的党员、团员,并充实到学生干部队伍中。
(二)高度重视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
1.学院通过不同方式加强学生干部、党员的思想道德素养,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主要采取沟通、交流的方式,让他们时刻认识到自己的服务意识。
2.学院进行定期党员、干部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先进的思想,培养他们团结、互助协作、扎实认真的工作作风,逐渐形成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
3.学院定期开展经验交流。召开各类的经验交流会,彼此交流经验,如学生会干部交流会、团委干部交流会、团支书经验交流会、班长经验交流会。
4.学院学生党支部民主生活会要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学生党员要经常性的开展批评与自我品评活动,时刻提醒党员应该如何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三)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
学院在学生干部队伍建立之后,党员发展之后,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建立一套合理、可操作的考核体系,制订出考核条例,从学生的德、能、勤、绩等多方面进行立体交叉的综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向其学生党员或学生干部本人反馈意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应及时予以调整,必须及时对学生干部的总体状况有宏观的掌控。
(四)建立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学生信息反馈机制。
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生活在学生群体中,最了解同学们的动态,学院充分利用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组织网络体系,特别是发挥学生党支部、学院学生会、班委的作用,建立起学生信息的多层次反馈平台,完善学院、班级、宿舍三级排查制度和一月一报制度。
三、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作用。
(一)学院正确认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针对习惯于在新媒体环境下获取信息、进行思考的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疏堵结合”的原则,以德育人,以理教人,以平等的方式丰富教育形式,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力争做到二者辩证统一,为我所用。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1.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融入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网络化与系统化。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对新媒体技术充分利用,为马克思主义的宣扬筑造专门的网络阵地,以促进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
2.在团组织建设中引入新媒体技术。
(1)在网络平台上构建团支部。在网络平台上的团支部建设,可利用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将学院所有团员根据组织建制上网,使团支部实现网络化与数字化,实现新媒体时代更科学的管理。
(2)对先进新媒体技术加以利用,从而不断健全学院共青团工作阵地。微信具有互动性、即时性、高效性、便捷性等多种优点,并且属于时下最受欢迎的网络工具之一。目前,大学生均比较重视效率,缺乏耐心,在学院团组织的管理工作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有利于提高团组织的工作效率。
(3)通过网络平台组织主体活动,以吸引并聚集大学生。例如举办不同类型的网络项目,如学习型、娱乐型、实用型以及自主型,通过组织不同类型的活动,吸引各个类型的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另外,还可通过网络策划教师与学生、不同团支部之间的互动活动,提高团组织的影响能力。此外还可以将户外活动方式(“三走”活动、团体辅导等)与网络进行整合,将线上线下活动有机结合。
四、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程,完善实践育人系统
(一)学院高度重视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列入教学计划,并保证必要的课时。
(二)专业课教师侧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教学计划安排要突出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内容,加强对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的职业道德教育。
(三)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将学生的培养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将学生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
(四)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必修课,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作风。
(五)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利用寒暑假开展文化、科技下乡活动,让学生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六)做好学生择业就业、创新创业工作。
五、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一)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落实好国家和学校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完善“奖、助、贷、勤、减、补”的资助体系。做好感恩教育,让受资助学生懂得感谢资助者,用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传递资助者的爱心。
(二)做好学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为大学生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利用新媒体让学生及时了解人才需求情况。通过举办创业、就业报告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顺利就业。
(三)做好特殊群体学生排查和档案管理工作,以班级为单位,对孤儿、单亲、身体疾病、挂科多、经常旷课、夜不归宿等特殊群体学生进行排查,由班主任做好特殊群体学生谈话和记录,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引导。
六、加强学院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一)学院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特色,科学地设计与安排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活动。例如,开展专业技能大赛活动、“五·四”红歌会活动、青春微电影大赛等活动
(二)开设第二课堂,利用学生社团和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有利于校园文明进步的群体行为的形成。组织学生组建符合专业特色的社团,学院加强对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利用社团引导学生开展积极向上的课余文化活动。
(三)加强学生创新教育,组织学习兴趣小组、技术创新小组、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开拓创新,不断挖掘学生创新潜力。鼓励学生创业,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支持。
未来,新闻传播学院将深入贯彻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在学校团委和学院党政的领导下,依照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工作格局,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着力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扎实推动学院共青团工作不断前进。